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領導和管理,省教育廳和省衛生廳共建,以省衛生廳管理為主。
學校前身為省立女子產科學校,創建于1925年,后經歷浙江省杭州衛生學校、杭州醫學院、杭州衛生學校等,1974年建立浙江省衛生學校,1999年籌建浙江醫學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建立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位于杭州濱江高教園區濱文路481號,占地面積16.6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多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規模5500余人。學校擁有教學、科研、實訓、圖書、行政、體育運動、校園網絡等辦學一流設施,館藏圖書43萬余冊,電子圖書達到100余萬冊。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衛生信息管理、衛生監督、健康管理、藥學、護理、助產等13個專業,其中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為浙江省高等教育重點專業,臨床醫學、藥學2個專業為省級優勢專業,藥學、護理、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等5個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項目,臨床醫學專業獲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高級職稱和碩士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以上,擁有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團隊、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入選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省“青年科學家”入選人員、省高校教壇新秀、省醫壇新秀等多人。有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5人。同時聘請了一批在杭高校及醫療衛生單位和疾病控制機構的知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師和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校獲得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主持省新世紀教改項目13項,主編教育部規劃教材2本、省重點教材18本。
學校建有直屬附屬醫院2家,附屬醫院4家,教學醫院64家,教學基地91個;成立了浙江醫學職業教育集團,建立了9個臨床學院。校內建有模擬醫院和對外開放的門診部,擁有臨床、護理、藥學、檢驗、基層公共衛生、醫學影像、口腔技能、醫學形態等14個校內實訓基地和衛生檢驗與檢疫生產性實訓基地,其中獲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3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
學校有廳局級以上科研項目27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7項;獲省科學技術獎1項,廳局級科研成果17項;有浙江省醫學重點建設學科(扶植)1個;公開發表論文1400余篇,其中一級期刊340余篇,SCI收錄61篇;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1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登記,3項著作權登記。建成理化分析、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組學、藥理藥效學和形態學等六大模塊組成的科研平臺。
學校建有浙江省鄉村醫生培訓學校、浙江省基層衛生研究中心、浙江省學校衛生保健指導中心等面向行業的培訓和研究機構,依托衛生部、信息產業部等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開展五大類8個等級的職業培訓。近年來,學校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達97%以上。
學校積極開展與國外相關院校的合作交流,與美國加州浸會大學、西澳洲大學、丹麥西蘭島大學學院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文化交流和教學交流。
近幾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平安校園、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衛生科教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工會等榮譽稱號。學校正在按照國家、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衛生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要求,始終把面向城鄉社區培養高素質醫藥衛生人才作為辦學定位,牢固樹立“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的辦學理念,不斷強化內涵建設,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城鄉社區衛生人才培養、城鄉衛生適宜技術研究和城鄉社區衛技人員培訓協調發展,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等醫學院校。目前,學校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在臨安建設校園面積達700余畝的新校區。學校正朝著創優升本的戰略目標奮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