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山西眾創源人才市場【官網】 > 公交司機下班后變身自行車高手 花近20萬購車【山西太原人才市場富士康招聘網】 |
公交司機下班后變身自行車高手 花近20萬購車【山西太原人才市場富士康招聘網】 |
//yh-hk.cn 2014/2/4 來源:紅杰人力人才網 閱讀:1897次 |
【山西太原勞務派遣】 --首選山西紅杰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公司-聯系人:胡樂 電話:13099041406 2014年2月7日—2月24日迎春正月千企萬人連續招聘會
特別提示:找工作找正規市場報名謹防上當受騙:太原富士康招聘紅杰人才市場火熱報名中!報名聯系人胡部長 報名電話:0351-5241147 7562287
花全年工資買輛自行車,每天兩小時進行準專業訓練 開車從不搶道,騎車分秒必爭;上午沉默寡言,下午滔滔不絕 我是24路公交車司機 我真把自行車當老婆 本報記者 伊志剛 晚8點睡覺,凌晨3點起床,3點半出門,4點10分發車,這是杭州公交第24路車司機吳師傅每天的作息規律。就算過年,也雷打不動。 與這個城市的大多數人相比,這份時間表意味著很多放棄:比如,晚間黃金檔基本告別娛樂,而清晨要掙脫好夢和熱被窩。 但在吳師傅看來,這些放棄最終是值得的,因為它確保了他可以全力去做另一件事,“這樣我才可以在空下來的半天里訓練。” 46歲,離異,獨自撫養一個正在讀高中的女兒,這樣一名公交司機,究竟在訓練什么?這個自稱連家人都不懂他的司機,有誰懂他的內心世界? 杭州城里開車最快的公交司機是誰?沒比過,把安全行駛奉為行業信條的杭州公交也斷不會搞這樣的評比,但杭州城里騎車最快的公交司機是誰?吳師傅要說自己是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 吳師傅大名叫吳旭華,在騎車界,人人卻叫他“繞道”。當普通騎友還只停留在健身拉風的層面,“繞道”已是這個圈子里為數不多靠參加比賽可以賺點獎金的業余頂尖高手,他甚至已有贊助商,常常替朝陽輪胎車隊四處征戰,可以減免部分參賽開銷費用。去年挑戰上海聯賽大師組,他捧冠而歸,更是奠定了杭州自行車騎友圈里的大哥地位。 上午10點,公交司機吳師傅下班,下午3點,他就變身為“繞道”騎車上路去“訓練”了。而中午的幾小時,是他極為珍視的休息時間。 “繞道”對騎車的癡迷程度,有例為證。他基本不看電影電視,也很少上網,目的就是為了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一天兩小時保質保量的訓練;他開公交車時小心翼翼的最主要動力來自于“一出事故,下午訓練就泡湯了”;他說自己騎車穿的鞋都是頂級的,一般都要幾千塊一雙,而自己穿的衣服都是冒牌的,幾年沒添過新衣;一個年收入五六萬元的公交司機,家里竟囤了六輛高配置的自行車,最貴的一輛公路車近5萬元…… 上班開四輪車,下班騎兩輪車——這就是吳旭華日復一日的“車輪上的人生”,盡管前者一度讓他感到心情壓抑。 如果不是顧及年邁雙親的要求,吳旭華說自己未必會繼續握著公交車的方向盤,“他們總希望我有份穩定的工作,但其實這碗飯越來越難吃。公交車司機本來社會地位就低,公司管理制度又嚴,之所以選擇繼續,除了父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個特殊的作息時間讓我每天下午有空去騎車。”正因如此,人們在一天中看到的吳旭華,呈現的生活狀態截然不同。 開公交車的吳師傅,身穿制服,話不多,也不愛打聽閑事。行車在路上,他從來不急不躁,一副好脾氣,有人要超車,他就讓道,選擇跟車。 而出現在騎友面前的“繞道”,一身緊身騎行服勾勒出渾身精干的肌肉與線條。在騎行圈子里,他是最受歡迎的人之一。“朋友說喜歡跟我一起騎車,因為我的激情會帶動他們。別人說我46歲老了,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老。”“繞道”說這話時,有掩不住的亢奮。生活中不愛較勁的他,騎上了自行車卻突然被激發出藏在身體里的那股好勝心,哪怕是幾秒都要錙銖必較。 “開了十多年公交車,生活規律跟以前的朋友已完全不同,所以圈子全換了,現在的朋友都是騎友。”切磋高手,點撥菜鳥,口若懸河,豪情勃發,在這個圈子里,當他是“繞道”時,他就是個發光體。 從2009年買第一輛自行車開始,花四年時間能把一件事做到絕大部分人的水準之上已足夠有天賦,但“繞道”不承認自己在騎車上比別人天生更強,他將之歸結于兩個字“堅持”。正如他的綽號的由來:幾年前他曾經迷上過跑山,有時難免迷失在西湖群山的崎嶇山道中,“就算繞道也最終一定要繞回到目標”,那是一個他自己取給自己的名字,盡管朋友們善意地取笑——“用杭州話讀起來更好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家里人從來不認可這種工作以外的執著。每次推車出門,他們總認為他是去“玩”,而實際上他認為自己是去“訓練”。前幾年玩自行車速降,他的年休假都在養傷;一個收入不高的公交司機,花近20萬塊錢買一堆自行車,光從這幾點上講,很難抱怨家人的不理解。 “我在家里從來不提訓練二字,而實際上我有非常細致的訓練計劃,一周七天每天都不一樣。我應該算是那些愛好者中目標比較明確的,就是以訓練和參賽為主。”“繞道”說直到他捧回一張張比賽獲獎證書,家人現在的態度也不過是“不反對”。 70多歲的老父眼里的“繞道”,最大的弱點竟然是“做事沒有長性”,而“繞道”自我鑒定的唯一長處正是“堅持”,這南轅北轍的評價似乎說明了:凡是當初父親讓他堅持的事,比如讀完電大,他不感興趣就放棄了,而他一個猛子扎進去,像著魔一樣迷戀著的,卻是他內心真正喜歡和滿足自己需求的事。
|
|
|